在7月10日召开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教授张纯信发表了《央行数字货币对金融社会的改变》主题演讲,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意义进行了梳理。张纯信认为,央行数字货币的目的在于取代纸钞现金,它需要满足所有的个人支付,而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转账,具体来说,央行数字货币具有五重意义:
第一,提高交易效率,大幅降低货币的处理和存储成本,在电子加密技术的前提下,增强防伪和追踪的能力。第二,降低风险,与Facebook等私营公司发行的数字货币不同,主权的数字货币是可以监控、监管的,具有高合规性。第三,优化支付,微信和支付宝都属于转账媒介,具有运营成本、商业风险,在中国目前这两大支付媒介占据线上支付96%的市场份额。第四,智能货币,由于区块链具有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做到可追踪,可监控和限制资金用途,用来反贪、赌、毒、骗、洗、逃等,提高资金的透明度。第五,普惠金融,目前仍有8亿公民仍然100%依赖现金并基本没有银行服务,笔名钱包无盲点,且可兼容计息货币、小额贷款和信贷,可以提高现金利用率,鼓励消费并增加总体经济活动。
张纯信表示,与2008年从金融行业蔓延开的经济危机不一样,此次疫情同时对许多行业进行了冲击,过去一个月里美国2200万人失业,抹去了十年增量,而超过三分之二的小微企业拿不出三个月的运营现金。由国家发放的资金补助经过层层下发,钱到不了对的人手上,在美国,中小企业没有拿到钱,洛杉矶的湖人队却拿到了钱。而如果利用央行数字货币,则可以做到不用层层下拨,直接发送到个人的电子钱包之中,确保资金能到对的人手中,帮助小微企业和需要援助的个人。(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