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之家讯:每开采1吨煤炭,要损耗2.48吨水资源。
截至目前,山西地表堆积的采煤矸石达十多亿吨,与此同时,山西每年因挖煤而排放13亿立方米煤层气,每年因炼焦在排放150亿立方米煤气……
山西经济因煤而兴,山西经济又因煤而困。
转型转什么?煤的产业链到底能拉伸多长?煤产业与其它工业有没有联系、可否互补互促?山西工业新型化的突破口在哪里?
“资源型地区转型首先要拉长产业链。对山西而言,循环成则转型成。”省委书记袁纯清给出了答案,“把循环经济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基本路径,循环经济是资源的高端利用形式,也是资源资本在更高层次融合互动的有效载体。循环经济的过程就是节能减排的过程,降低成本的过程,产业升级的过程,效益升值的过程,也是一个衍生新兴产业的过程。要把循环经济作为转型试验区推进的重点工作,贯穿到跨越发展的全过程,实现能源原材料基地向循环经济大省的跨越。”
让过“重”的产业结构“轻”起来
在朔州市固废综合利用工业园区,亿吨灰库成了当地炙手可热的工业原料,昔日令人头痛的工业废渣在这里“摇身一变”,通过循环利用,成为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
在“资源有限、创造无限”的理念中,不但力求将煤资源榨干用尽,还要变废为宝,点石成金,通过全循环、多联产,使现有产业基础发挥最大效益。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我省历史上形成了单一化、重型化的产业结构,重工业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95%以上,煤炭、焦化、冶金、电力四大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85%以上,煤炭则占到工业经济的40%以上。
长期以来,能耗高、污染大的产业结构对我省生态环境、发展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将产业短板转变为发展优势,是省委、省政府始终关注的核心问题。2012年10月,《山西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正式施行。
数据显示,山西省每年采煤可排出5亿多吨矿井水,可成为对全省水资源匮乏的极大补充;山西每年产生1亿多吨煤矸石和3000多万吨粉煤灰,这不仅可支撑“十二五”末煤矸石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还可以用来开发新型墙体材料、微晶玻璃等产品;随着煤层气抽采技术的提高,占全国总量1/3的10万亿立方米煤层气资源也将演绎为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
让偏“黑”的产业形态“绿”起来
“煤不见风、煤不见天”,潞安煤油循环经济园区的原煤经过洗选后,喷吹煤外运、矸石用于发电和制砖、矿井水循环利用、瓦斯抽采用于发电,排放的氮气、氢气和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制成合成氨和尿素,在这里原煤基本实现了“吃干榨净”和低碳排放。同时可回收利用低热值尾气,进行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生产)联合发电,实现煤炭的高效低碳利用。除清洁柴油以外,弃采煤还能转化出被广泛用于食品、医疗等行业的石蜡以及石脑油等十多种产品。
“多联产、抓高端、全循环”,正在成为山西工业企业的发展理念,过去一些工业“废害”废弃物经过技术处理在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煤炭行业作为山西第一支柱产业,循环率仅有53%,发展潜力巨大。”省统计局专家武鹏程说,尤其是煤炭回采率、资源就地转化率以及煤层气、煤矸石的回收利用程度较低,直接拉低了煤炭产业的循环率。
同煤集团长期以来走的是单一挖原煤、卖原煤的路子,近年来该集团通过股权多元化等方式加快循环园区建设,延伸煤炭产业链,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已形成煤炭、电力、煤化工、煤机制造、冶金五大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同煤集团塔山工业园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已经用实际的效果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一个亮点。
“十二五”期间,同煤集团将规划投资336亿元,建设山西最大、世界一流的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该园区包括年产300万吨甲醇、24万吨聚甲醛、60万吨烯烃、聚甲醛加工等项目。
“到2015年,山西传统产业循环率将达90%。”在省政府公布的《山西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循环经济成为推动我省从高碳产业向低碳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山西”的基本路径。
据了解,目前山西省传统产业循环率在60%左右,与2015年的发展目标相差30%。从行业上看,焦化、电力等行业循环率均在80%以上,煤炭、化工等行业循环率较低,约在50%左右。
省经信委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将以现有煤化工产业为基础,综合考虑煤炭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交通运输等支撑条件,建设晋东南、晋中、晋西北等三大现代循环经济煤化工园区。
让山西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潮流
对山西而言,循环成则转型成。省委书记袁纯清说,要通过全循环、多联产,使现有产业基础发挥最大效益,这个过程就是多元化、新型化和节能减排的过程,是低成本的转型,是比较效益最大化的转型。同时,要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催生新的产业。
如今的三晋大地,正在掀起着循环经济建设热潮:煤炭行业以潞安集团为典型代表的利用劣质煤生产煤基合成油、以晋煤集团为代表的煤层气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煤化工行业以山西焦化集团、宏特公司等为典型代表的煤焦油深加工、粗苯精制延伸产品和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冶金行业以太钢集团为典型代表的构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固态、液态、气态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内陆型钢厂与省会城市和谐发展模式;电力行业以同煤塔山工业园区为典型代表的“原煤-洗煤-矸石-坑口电站-粉煤灰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材行业以润臻公司为典型代表的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为特色的新型建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农业领域以养殖-沼气-种植、沼气-发电-生活及秸秆综合利用为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社会领域以“城市矿产”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省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到2015年,全省传统产业循环率要达到9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省级试点示范企业达到150个,试点示范园区达到30个,其中50家试点企业和20个循环经济园区完成标准化建设。对全省50%国家级园区和30%以上的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培育一批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循环化改造范式。
把山西建成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发展的循环经济大省,这是能源大省山西坚定的目标。机械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钢管,板材,铝管,铝材,板材钢管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板材钢管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板材钢管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机械之家:http://jixie.jc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