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市场|机器人替代汹涌来袭 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

   更新日期:2017-03-24     来源:建材之家    作者:机械之家    浏览:26    评论:0    
核心提示:用机器人代替蓝领工人,既提高了效率又减少了成本。当发展中国家逐渐失去劳动力成本优势,机器人革命、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的说法也汹涌来潮。但或许事情并没有那么夸张。当地时间10月24日,瑞银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目前并无充分证据支持这样的说法。瑞银的报告称,如果某些商品的制造回流发达国家,那么发达国家对这些商品的进口相对于国内生产而言,应该会出现明显下滑,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瑞银的报告中,

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摇臂钻简介

推荐简介:摇臂钻简介摇臂钻床由底座、内立柱、外立柱、摇臂、主轴箱及作业台等有些构成。内立柱固定在底座的一端,在他的外面套有外立柱,外立柱可绕内立柱反转360度。摇臂的一端为套筒,它套装在外立柱做上下移动。因为丝杆与外立柱连成一体,而升降螺母固定在摇臂上,因此摇臂不能绕外立柱滚动,只能与外立柱一同绕内立柱反转。主轴箱是一个复合部件,由主传动电动机、主轴和主轴传动组织、进给和变速组织、机床的操作组织等有些构成。......
机械之家讯:用机器人代替蓝领工人,既提高了效率又减少了成本。当发展中国家逐渐失去劳动力成本优势,机器人革命、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的说法也汹涌来潮。

但或许事情并没有那么夸张。当地时间10月24日,瑞银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目前并无充分证据支持这样的说法。

瑞银的报告称,如果某些商品的制造回流发达国家,那么发达国家对这些商品的进口相对于国内生产而言,应该会出现明显下滑,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瑞银的报告中,还提到了机器人大规模替代人工的问题也被夸大了。报告指出,对于机器人生产的产品规模大到足以令工厂关停以及扼杀新兴市场出口的程度,也没有发现此类线索。

相对于制造业的外流,回流的公司只占小部分

在过去10年,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被外界称为“世界工厂”。但随着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的上涨,全球制造业经济发生大挪移。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2015年发布报告《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显示,中国的制造成本已经与美国相差无几。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经济体,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的制造成本指数是96,即同样一件产品,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双方差距已经极大缩小。

瑞银在报告中指出,不管是在总体水平还是在单个商品类别,并未发现多少关于进口被替代的证据。和危机前相比,危机后进口依然疲弱,但是不论在哪个商品类别,都未出现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替代进口这种突然转变

 例如,发达市场对纺织品、服装、鞋以及玩具等低附加值产品的需求放缓,但和总体进口放缓的趋势一致。在这些产品仍有需求时,它们似乎仍然是从发展中市场输送过来,而不是在美国国内生产或者直接由机器打印。

“制造业的回流确实发生,但没有那么夸张。相比当时外流的制造业,这两年回来的企业的比例只是很小一部分。”在10月23日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副主席Dean L. Bartles接受采访时说。

Bartles告诉记者,部分制造业之所以回国,是企业充分考虑到了物流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制造企业会对这些项目都进行计算,只有部分制造业回到美国后,他们的价格才会有优势。但有一点是,制造企业是非常敏感的企业,他们知道怎样生产产品才能赚到钱。”Bartles说。

例如,在电脑和电子产品等高科技产品类别上,美国仍然拥有国内生产优势,但这些并不能代表美国制造业的复兴。

机器人革命带来的下岗潮?

今年5月,《金融时报》报道中曾援引硅谷研发自动快递机器人的企业Dispatch联合创始人Uriah Baalke的话称,目前硬件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改善速度呈“指数级”,机器人运行所需要的计算能力要求大幅下降,从而促进了大量能够在人类空间自主活动的新型机器人的诞生。

牛津大学马丁学院教授Carl Benedikt Frey和Michael A.Osborne曾在一项研究中预计,未来10-20年,美国约47%的工作岗位有被机器人取代的风险。

对于这样的观点,瑞银认为同样是被外界夸大了。对于机器人生产的产品规模大到足以令工厂关停以及扼杀新兴市场出口的程度,我们并没有证据表明机器人的发展已经达到可以让大量工人下岗的地步。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为了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希望用机器人来抵抗危机。尽管富士康大胆地启用“机器人换人”计划。但计划进展地并非那么迅速。《MIT科技评论》指出,郭台铭曾宣称他计划到2014年拥有100万台机器人。但这件事却比预期要难,当下富士康只运用了数万台机器人。

自2013年起,中国每年购入的工业型机器人超过了任何其他国家,包括德国,日本和韩国这些高科技生产界的巨人。但从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了解到,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6.8万台,占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然而,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每万名工人使用机器人数量)只有49。这是什么概念呢?全球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是韩国,达到531,新加坡以398次之,在日本这一数值为305,全球平均密度是69。

瑞银在报告中指出,他们在未来科技中看到了很大的潜力,很多科技有降低生产时间和损耗,或者降低小型工厂的成本。只是,在接下来的五年内,这一切在宏观上带来重大影响的可能性很小。

举例来说,对于一家紧跟当前智能手机龙头订单的代工厂而言,员工比当前智能化程度不高的机器人具备更大的灵活性。一旦在订单对新的零部件要求有变动的情况下,可以迅速配备不同的员工调整生产线,跟进需求变化。

此外,尽管中国机器人的市场已经连续三年排到全球第一,但是,中国的机器人企业“仅占国内市场的不到30%。其中超过50%份额被“机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电机、德国库卡)占有。

中国制造企业要推进“机器人换人”计划,所需的成本很高。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机器人总部副总工程师李伯基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告诉记者,目前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大部分来自国外,不仅价格高昂,还需要二次改装和调试。

机械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钢管,板材,铝管,铝材,板材钢管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板材钢管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板材钢管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机械之家:http://jixie.jc68.com/
小程序码
 
打赏
 
更多>文章标签:机床
更多>同类机械阀门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点击排行更多...
机械阀门商机更多...
机械阀门圈更多...
推荐产品更多...
陶瓷头条 | 空调头条 | 卫浴头条 | 洁具头条 | 油漆头条 | 涂料头条 | 地板头条 | 吊顶头条 | 衣柜头条 | 家居头条 | 老姚之家 | 灯饰之家 | 电气之家 | 全景头条 | 照明之家 | 防水之家 | 防盗之家 | 区快洞察 | 深圳建材 | 香港建材 | 佛山建材 | 广州建材 | 东莞建材 | 惠州建材 | 南宁建材 | 崇左建材 | 来宾建材 | 河池建材 | 贺州建材 | 百色建材 | 玉林建材 | 贵港建材 | 钦州建材 | 防城港建材 | 北海建材 | 梧州建材 | 桂林建材 | 柳州建材 |
建材 | 720全景 | 企业之家 | 移动社区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sitemap | 粤ICP备14017808号
(c)2015-2017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机械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