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市场|“重庆造”重大装备系列产品走在国际前沿的背后

   更新日期:2017-03-24     来源:建材之家    作者:机械之家    浏览:43    评论:0    
核心提示:近日,重庆人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上充泵、堆腔注水冷却泵通过鉴定验收。专家一致认为,由重庆机电股份重泵公司研发的这两种产品,一举填补国内技术领域空白,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这两个科研成果,正是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的缩影,通过一系列举措激发创新活力,机电股份让自主研发的众多“重庆造”产品站在了国内乃至国际前沿水平。一纸辞呈引发技术创新热潮 寻找症结——“不仅是待遇问题更

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摇臂钻简介

推荐简介:摇臂钻简介摇臂钻床由底座、内立柱、外立柱、摇臂、主轴箱及作业台等有些构成。内立柱固定在底座的一端,在他的外面套有外立柱,外立柱可绕内立柱反转360度。摇臂的一端为套筒,它套装在外立柱做上下移动。因为丝杆与外立柱连成一体,而升降螺母固定在摇臂上,因此摇臂不能绕外立柱滚动,只能与外立柱一同绕内立柱反转。主轴箱是一个复合部件,由主传动电动机、主轴和主轴传动组织、进给和变速组织、机床的操作组织等有些构成。......
机械之家讯:近日,重庆人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上充泵、堆腔注水冷却泵通过鉴定验收。专家一致认为,由重庆机电股份重泵公司研发的这两种产品,一举填补国内技术领域空白,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而这两个科研成果,正是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的缩影,通过一系列举措激发创新活力,机电股份让自主研发的众多“重庆造”产品站在了国内乃至国际前沿水平。

一纸辞呈引发技术创新热潮

寻找症结——“不仅是待遇问题更是创新机制缺失”

华龙一号上充泵是第三代核电机组中要求最高、研发难度最大的一种泵。“保证泵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难度系数就像走钢丝,必须兼顾功率、安全、稳定等多方平衡。”在通过鉴定验收现场,主导项目科研的副总设计师赵兴英激动不已。她深知科研有多么来之不易!但不管有多少根头发熬白了,有多少个通宵趴在试验控制台熬夜打盹,都是值得的。

鲜为人知的是,这两个科研项目在五年前却曾经走到过夭折的边缘。五年前,一家央企以高出七八倍薪资的待遇、更加优越的科研环境邀请赵兴英加入。赵兴英被这家央企求贤若渴的诚意打动,向重泵公司递交了辞呈。赵兴英如果走了,没有带头人的科研项目是无法继续的。

得知科研骨干赵兴英辞职,机电股份总经理余刚第一时间找到赵兴英,和她促膝长谈。余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了赵兴英最终留下。

赵兴英的辞职虽然是个案,但是引起余刚的极大重视。他开始思考优秀的科研骨干为什么选择离开?余刚专门到各基层企业调研,很快症结找到了。他认为:“症结不仅是待遇上的问题,更是公司机制、体制上的缺失。”
这一纸辞呈,不但没让赵兴英走成,反而让重泵公司的母公司机电股份开启了科技创新的管理改革。
要创新机电股份这么干

对症下药——“从人事、财物、机制全方位保障激发创新”

为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机电股份总经理余刚从机制改革入手,在人事、资金、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改革。

要创新,人才是关键!在人事方面,机电股份不拘一格降人才、用人才、留人才,创新性地建立了“选、育、用、留、备、退”六大人才支撑体系,全方位勾勒人才使用机制。对于科研技术人员,不仅有荣誉激励、薪酬激励、实行科研人员与产品效益挂钩,还详细规划了科研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为此,机电股份创新建立了首席员工制,首席员工可以享受与所在子公司管理层同等级别的待遇。同时,机电股份将子公司高管层、高端人才及后备人才纳入双管人才管理范畴,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双管人才的引进、考核、激励、培训等工作。与此同时,通过内部人才信息平台发布子公司人才交流岗位信息,建立内部人才市场,进而盘活了人才存量,激活了人才流动,保证了核心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

要创新,资金支持必不可少!机电股份的法宝是:将科技创新研发的投入视同子公司管理层年薪考核利润!该举措明确鼓励企业大胆在技术创新上加大投入力度,不唯经营业绩指标进行考核。成功研发华龙一号上充泵、堆腔注水冷却泵的重泵公司,就是这项管理创新的典型受益者。“这项举措让我们放开了手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子公司创新资金少、投入难的问题。”重泵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方忠说,机电股份这项举措打消了企业经营管理者为完成经济指标,而不敢加大科研创新投入的顾虑,克服了企业短期行为。

创新,制度是基本保障。“不能让过时的制度束缚公司的发展”,余刚介绍,为激发创新活力,机电股份先后制定实施了《企业创新奖励办法(试行)》、《关于职务发明专利奖励的指导意见》、《科技创新项目投入视同年薪考核利润暂行办法》、《首席员工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制度,以此鼓励、表彰企业及员工开展技术创新。余刚说,通过建立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保障、激发、调动广大员工学习钻研业务技术、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此外,机电集团层面同样重视创新,每两年召开一次科技创新大会,出台技术进步20条等举措,对技术进步和创新工作做出详细的规定……

中国制造变中国创造

巩固效用——“整合国际国内资源为我所用营造人人创新氛围”

2010年,机电股份收购英国百年机床业老品牌PTG集团。以此为契机,机电股份不仅把国外产品技术、百年品牌收入囊中,还以此为依托,建立了重庆机电欧洲创新中心。

近年来,机电股份带着全球化视野和开放式思维,开始了整合利用国际国内优势资源。在国外,机电股份依托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欧洲知名院校,打造和完善欧洲创新中心;在国内,与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进行了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国家级、市级创新工作室等,打造自身研发平台,成功构筑起重庆机电全球24小时创新研发体系。

“我们在做的事,就是整合国际国内资源为我所用,让我们的产品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余刚介绍,目前机电股份已经拥有重庆机床、重通集团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室、1个欧洲研发中心,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多个细分行业标准的制订者。

“在企业内部,机电股份已经逐渐营造起人人创新的导向、人人创新的氛围。”机电股份副总经理赵自成说,随着创新氛围的日益浓厚,人才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越来越高,机电股份已经尝到了甜头。

重泵公司的核二级上充泵、水压试验泵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将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国门;

重庆通用集团的新能源风电叶片代替进口,订单不断,产品供不应求;

重庆水轮机与越南合作电站EPC总承包,成为我国水电行业第一家实现EPC总承包的制造企业;

重庆机床研制的“CMJ3-I棉花收获机”通过鉴定,被认为具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

目前,机电股份的多项科研技术走在了国内乃至国际前列,产品出口近30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仍在继续!

当前,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装备制造业也呈现出下行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是否还要创新?对于很多装备制造企业来说,这是两难的选择。但余刚给出的答案却十分坚定:“越是困难,越是要投入创新!只有现在不断的科研创新,才能在经济复苏时厚积薄发,一举走向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前沿。”
机械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钢管,板材,铝管,铝材,板材钢管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板材钢管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板材钢管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机械之家:http://jixie.jc68.com/
小程序码
 
打赏
 
更多>文章标签:机床
更多>同类机械阀门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点击排行更多...
机械阀门商机更多...
机械阀门圈更多...
推荐产品更多...
陶瓷头条 | 空调头条 | 卫浴头条 | 洁具头条 | 油漆头条 | 涂料头条 | 地板头条 | 吊顶头条 | 衣柜头条 | 家居头条 | 老姚之家 | 灯饰之家 | 电气之家 | 全景头条 | 照明之家 | 防水之家 | 防盗之家 | 区快洞察 | 深圳建材 | 香港建材 | 佛山建材 | 广州建材 | 东莞建材 | 惠州建材 | 南宁建材 | 崇左建材 | 来宾建材 | 河池建材 | 贺州建材 | 百色建材 | 玉林建材 | 贵港建材 | 钦州建材 | 防城港建材 | 北海建材 | 梧州建材 | 桂林建材 | 柳州建材 |
建材 | 720全景 | 企业之家 | 移动社区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sitemap | 粤ICP备14017808号
(c)2015-2017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机械之家